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輕鬆代步機
這是一款酷似跑步機的代步機器,它可以靈活地通過手柄操縱,幫助不方便的老人和殘疾人在人群中穿梭。它的踏板與跑步機類似,當人在上面走動的時候,踏板便會隨之滾動,從而帶動機器向前行駛。它能將使用者的行走速度放大至1.5到3倍,幫助使用者更加輕松地行進。在2010年亞洲最大的設計展會(Good Design Expo 2010)上,這款設備便已經投入使用。
創新產業:電子設備企業為何去種蔬菜?
身為電子設備製造商的日本橫手精工期待農工聯合業務(Agribusiness)能夠成為今後支柱業務。
該公司打算在銷售栽培裝置的同時,自己首先涉足蔬菜栽培及銷售業務。
通過自身經驗展示如何低成本種植高附加值農作物,來促進裝置的銷售。
橫手精工的工廠四週
位於秋田縣東南部、由奧羽山脈及出羽山地所包圍的橫手盆地是日本屈指可數的糧倉地帶。1981年在地處該盆地的橫手市成立的橫手精工是一家電子設備廠商,除了開展印刷線路板封裝及半導體設備的組裝業務之外,還自主開發搬運裝置等產品(図1)。
而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卻從2010年6月開始通過基於人工光線的無土栽培(植物工廠)來量產蔬菜,並已經開始向東京等大城市銷售。產銷蔬菜顯然是與該公司主業無關的業務,但卻能夠充分利用該公司所擁有的人力及技術資產。最重要的是,這樣便有望擴大向蔬菜種植戶提供栽培裝置的業務。
圖1:橫手精工的原有業務
在印刷線路板封裝工程業務中,目前車載設備(導航儀等)佔銷售額的6以上。公司內擁有高速貼片生產線(a)。此外,還有半導體製造設備等產業機械設備的組裝業務、插件機頭等產業機械機構部件及組件的組裝業務等支柱業務(b)。還從事搬運裝置及醫療產品的開發。
農工相結合
橫手精工從1990年前後開始為家電大廠商製造錄影機,6年間生產了約330萬台。不過,隨著日元大幅升值,家電廠商從15年前起紛紛將產生基地向海外轉移。在這種情況下,橫手精工開始擺脫依賴於一家客戶的業務體質,通過強化經營,新開發了車載裝置及半導體設備等產品的製造業務。
橫手精工在客戶提供部件或自己採購部件後,根據客戶的要求封裝或組裝產品,此外還以社會招聘方式雇用機械、電氣設計人員及SE(系統工程師)等擁有即戰能力的人才,提高了自主產品的開發能力。在大約5年前,該公司還對通過公司內部改善活動所誕生的搬運裝置等產品展開了外銷。
橫手精工涉足農業業務(農工聯合業務)的契機源於2006年10月該公司社長鬚田精一的一句話:“為了防備今後有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應該通過工業與農業的相結合來創造新的價值。”接到社長指示的董事兼廠長佐佐木又英。當時,他心裏想的是:“肯定不可能成功。”該公司的員工大多為農民出身,佐佐木也同樣擁有過從事農業的經歷。正因為了解很難通過農業獲得豐厚收入的殘酷現實,所以佐佐木當初對“農工結合”並無深刻理解。
不過,話雖這麼說,但這畢竟是社長的指示。從2006年11月起,佐佐木被隻身派往秋田縣及橫手市等地的地方政府及農協(JA),走訪調查農業的實際情況。調查後發現,有不少問題都可通過工業與農業的融合來解決,比如可重新利用因農業人員的老齡化和接班人不足而擴大的棄耕地,以及滿足消費者不斷提高的食品安全及穩定供應需求,等等。佐佐木表示:“包括提供為生活增添綠色的休養空間在內,對製造企業從事農業的可能性重新進行了思考。”
佐佐木認為,農作物的低價格現狀是開展業務時的最大瓶頸。反過來說,消除這一瓶頸是製造業涉足農業的前提條件。具體而言,農業的未來就在於培育營養成分比普通蔬菜高、或者不含某些特定成分的高附加值作物。
栽培高附加值蔬菜
在通過反覆試驗使削減成本取得眉目之後,橫手精工又開始提高栽培作物的附加值。在聽說為腎功能障礙者研究低鉀菠菜的秋田縣立大學正在尋找量產這種蔬菜的公司後,橫手精工將低鉀蔬菜列為了種植對象。
2009年6月,橫手精工開始與秋田縣立大學聯手展開低鉀蔬菜的栽培實驗。在該蔬菜的栽培中根據栽培時期分別使用兩種營養液。橫手精工為供應營養液設置了混合槽及給排水兩套系統,開發出了容易進行切換的設備。由此做好了可進行高效栽培的準備。
除低鉀蔬菜外,橫手精工還開始栽培在某展會上知道的蔬菜“冰葉菊”(Ice Plant,又稱冰葉日中花)。水晶菜的特點是葉和莖的表面有囊狀細胞(Bladder Cell)*2的顆粒,由於口感好、營養豐富,因此市場價格比較高。橫手精工與擁有該蔬菜栽培經驗的日本Advanced Agri公司(總部:滋賀甲賀市)展開了業務合作,已從2010年6月開始供應樣品(圖2、3)。
*2 囊狀細胞:為承受高鹽分及乾燥等惡劣環境條件排出鹽分而形成的細胞。
圖2:植物工廠內部
將利用一層製造電子機械設備的工廠的二層用作植物工廠。將建築物內部像塑膠大棚一樣分成8個空間,設置栽培設備。
圖3:栽培的作物
栽培棚架為4格,採用使兩套系統的營養液迴圈的設計。除了鉀含量低的菠菜(a)之外,還栽培作為功能性蔬菜之一的冰葉菊(b)。
只提供栽培裝置的話會失敗
除了前面提到的營養液切換設計之外,橫手精工還研製了可輕鬆更換照明裝置的結構,在利用其主業、即製造方面的經驗進行的裝置開發上採取了多種手段。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製造企業在涉足植物工廠領域時,容易將目光只盯在裝置部分上。橫手精工在最初時也是如此。佐佐木表示:“在向其他企業銷售裝置時,肯定會有人提出‘用它栽培蔬菜能夠形成一項業務嗎?’的問題。因此,應該將蔬菜市場納入視野,一邊銷售一邊進行裝置開發。”
目前,橫手精工在栽培及銷售低鉀蔬菜和冰葉菊的同時,還在持續開發裝置。而且,通過實際栽培,還可明確用戶對裝置的具體需求。蔬菜栽培業務現在還很難獲得利潤,不過可以利用日本農林水產省在2009年度修正預算中實施的農機租賃支援制度。佐佐木表示:“由於有政府補貼,所以處於收支平衡狀態。”
橫手精工今後將致力開發可使成本進一步降低的裝置並努力掌握栽培技術。該公司正在考慮通過推動自動化來減少人工費,以及增加每單位照明下的栽培棵數等措施*3。通過提高栽培效率,“力爭使目前的生產人員減少一半”(佐佐木)。而另一方面,雖然當初曾計劃下一步對集裝箱型植物工廠系統進行開發,但目前這一計劃處於暫停狀態。公司決定集中力量首先在現有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各種嘗試。
*3 讓附近的公司試製了使用LED的栽培用照明,開始向新技術發起挑戰。
另外,橫手精工將從2011年起量產橫手工廠使用的栽培裝置,開始對外銷售。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作物栽培和裝置開發雙管齊下,使農工聯合業務步入增長軌道。 (記者:中山 力)
■日文原文:題目電子機器メーカーが野菜を育てるワケ、栽培経験を糧に裝置の付加価値を向上
■相關報導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econ/51910-20100614.html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sino/51465-20100518.html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econ/50753-20100329.html
該公司打算在銷售栽培裝置的同時,自己首先涉足蔬菜栽培及銷售業務。
通過自身經驗展示如何低成本種植高附加值農作物,來促進裝置的銷售。
橫手精工的工廠四週
位於秋田縣東南部、由奧羽山脈及出羽山地所包圍的橫手盆地是日本屈指可數的糧倉地帶。1981年在地處該盆地的橫手市成立的橫手精工是一家電子設備廠商,除了開展印刷線路板封裝及半導體設備的組裝業務之外,還自主開發搬運裝置等產品(図1)。
而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卻從2010年6月開始通過基於人工光線的無土栽培(植物工廠)來量產蔬菜,並已經開始向東京等大城市銷售。產銷蔬菜顯然是與該公司主業無關的業務,但卻能夠充分利用該公司所擁有的人力及技術資產。最重要的是,這樣便有望擴大向蔬菜種植戶提供栽培裝置的業務。
圖1:橫手精工的原有業務
在印刷線路板封裝工程業務中,目前車載設備(導航儀等)佔銷售額的6以上。公司內擁有高速貼片生產線(a)。此外,還有半導體製造設備等產業機械設備的組裝業務、插件機頭等產業機械機構部件及組件的組裝業務等支柱業務(b)。還從事搬運裝置及醫療產品的開發。
農工相結合
橫手精工從1990年前後開始為家電大廠商製造錄影機,6年間生產了約330萬台。不過,隨著日元大幅升值,家電廠商從15年前起紛紛將產生基地向海外轉移。在這種情況下,橫手精工開始擺脫依賴於一家客戶的業務體質,通過強化經營,新開發了車載裝置及半導體設備等產品的製造業務。
橫手精工在客戶提供部件或自己採購部件後,根據客戶的要求封裝或組裝產品,此外還以社會招聘方式雇用機械、電氣設計人員及SE(系統工程師)等擁有即戰能力的人才,提高了自主產品的開發能力。在大約5年前,該公司還對通過公司內部改善活動所誕生的搬運裝置等產品展開了外銷。
橫手精工涉足農業業務(農工聯合業務)的契機源於2006年10月該公司社長鬚田精一的一句話:“為了防備今後有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應該通過工業與農業的相結合來創造新的價值。”接到社長指示的董事兼廠長佐佐木又英。當時,他心裏想的是:“肯定不可能成功。”該公司的員工大多為農民出身,佐佐木也同樣擁有過從事農業的經歷。正因為了解很難通過農業獲得豐厚收入的殘酷現實,所以佐佐木當初對“農工結合”並無深刻理解。
不過,話雖這麼說,但這畢竟是社長的指示。從2006年11月起,佐佐木被隻身派往秋田縣及橫手市等地的地方政府及農協(JA),走訪調查農業的實際情況。調查後發現,有不少問題都可通過工業與農業的融合來解決,比如可重新利用因農業人員的老齡化和接班人不足而擴大的棄耕地,以及滿足消費者不斷提高的食品安全及穩定供應需求,等等。佐佐木表示:“包括提供為生活增添綠色的休養空間在內,對製造企業從事農業的可能性重新進行了思考。”
佐佐木認為,農作物的低價格現狀是開展業務時的最大瓶頸。反過來說,消除這一瓶頸是製造業涉足農業的前提條件。具體而言,農業的未來就在於培育營養成分比普通蔬菜高、或者不含某些特定成分的高附加值作物。
栽培高附加值蔬菜
在通過反覆試驗使削減成本取得眉目之後,橫手精工又開始提高栽培作物的附加值。在聽說為腎功能障礙者研究低鉀菠菜的秋田縣立大學正在尋找量產這種蔬菜的公司後,橫手精工將低鉀蔬菜列為了種植對象。
2009年6月,橫手精工開始與秋田縣立大學聯手展開低鉀蔬菜的栽培實驗。在該蔬菜的栽培中根據栽培時期分別使用兩種營養液。橫手精工為供應營養液設置了混合槽及給排水兩套系統,開發出了容易進行切換的設備。由此做好了可進行高效栽培的準備。
除低鉀蔬菜外,橫手精工還開始栽培在某展會上知道的蔬菜“冰葉菊”(Ice Plant,又稱冰葉日中花)。水晶菜的特點是葉和莖的表面有囊狀細胞(Bladder Cell)*2的顆粒,由於口感好、營養豐富,因此市場價格比較高。橫手精工與擁有該蔬菜栽培經驗的日本Advanced Agri公司(總部:滋賀甲賀市)展開了業務合作,已從2010年6月開始供應樣品(圖2、3)。
*2 囊狀細胞:為承受高鹽分及乾燥等惡劣環境條件排出鹽分而形成的細胞。
圖2:植物工廠內部
將利用一層製造電子機械設備的工廠的二層用作植物工廠。將建築物內部像塑膠大棚一樣分成8個空間,設置栽培設備。
圖3:栽培的作物
栽培棚架為4格,採用使兩套系統的營養液迴圈的設計。除了鉀含量低的菠菜(a)之外,還栽培作為功能性蔬菜之一的冰葉菊(b)。
只提供栽培裝置的話會失敗
除了前面提到的營養液切換設計之外,橫手精工還研製了可輕鬆更換照明裝置的結構,在利用其主業、即製造方面的經驗進行的裝置開發上採取了多種手段。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製造企業在涉足植物工廠領域時,容易將目光只盯在裝置部分上。橫手精工在最初時也是如此。佐佐木表示:“在向其他企業銷售裝置時,肯定會有人提出‘用它栽培蔬菜能夠形成一項業務嗎?’的問題。因此,應該將蔬菜市場納入視野,一邊銷售一邊進行裝置開發。”
目前,橫手精工在栽培及銷售低鉀蔬菜和冰葉菊的同時,還在持續開發裝置。而且,通過實際栽培,還可明確用戶對裝置的具體需求。蔬菜栽培業務現在還很難獲得利潤,不過可以利用日本農林水產省在2009年度修正預算中實施的農機租賃支援制度。佐佐木表示:“由於有政府補貼,所以處於收支平衡狀態。”
橫手精工今後將致力開發可使成本進一步降低的裝置並努力掌握栽培技術。該公司正在考慮通過推動自動化來減少人工費,以及增加每單位照明下的栽培棵數等措施*3。通過提高栽培效率,“力爭使目前的生產人員減少一半”(佐佐木)。而另一方面,雖然當初曾計劃下一步對集裝箱型植物工廠系統進行開發,但目前這一計劃處於暫停狀態。公司決定集中力量首先在現有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各種嘗試。
*3 讓附近的公司試製了使用LED的栽培用照明,開始向新技術發起挑戰。
另外,橫手精工將從2011年起量產橫手工廠使用的栽培裝置,開始對外銷售。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作物栽培和裝置開發雙管齊下,使農工聯合業務步入增長軌道。 (記者:中山 力)
■日文原文:題目電子機器メーカーが野菜を育てるワケ、栽培経験を糧に裝置の付加価値を向上
■相關報導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econ/51910-20100614.html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sino/51465-20100518.html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econ/50753-20100329.html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仿生機器人
模仿動物行為的機器人,比利時,2007
攝影者:Peter Essick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個實驗室外,一組名為“swarm-bots”的機器人在穿越具有挑戰性的地形。當圓環是紅色時是告訴其他機器人“抓住我” ;藍色則是“走開” 。科學家通過研究蟻群、鳥群、獸群和魚群來了解這些動物群的簡單才能。模仿這種複雜的群體行為的機器人可以證明在很多人類應用中是有用的。
February 1, 2008
Swarm-Bots, Belgium, 2007
Photograph by Peter Essick
A team of "swarm-bots" negotiates challenging terrain outside a laboratory in Brussels, Belgium. A red color ring tells others, "Grab me;" blue means "stay away." Scientists study ant colonies, bird flocks, mammal herds, and fish schools to understand the simple genius of such animal swarms. Robots that mimic this complex group behavior could prove useful in a number of human applications.
(Text adapted from and photo shot on assignment for "Swarm Theory," July 2007,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攝影者:Peter Essick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個實驗室外,一組名為“swarm-bots”的機器人在穿越具有挑戰性的地形。當圓環是紅色時是告訴其他機器人“抓住我” ;藍色則是“走開” 。科學家通過研究蟻群、鳥群、獸群和魚群來了解這些動物群的簡單才能。模仿這種複雜的群體行為的機器人可以證明在很多人類應用中是有用的。
February 1, 2008
Swarm-Bots, Belgium, 2007
Photograph by Peter Essick
A team of "swarm-bots" negotiates challenging terrain outside a laboratory in Brussels, Belgium. A red color ring tells others, "Grab me;" blue means "stay away." Scientists study ant colonies, bird flocks, mammal herds, and fish schools to understand the simple genius of such animal swarms. Robots that mimic this complex group behavior could prove useful in a number of human applications.
(Text adapted from and photo shot on assignment for "Swarm Theory," July 2007,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比利邁爾(Billy Eduard Albert Meier)的外星人事件
全名Billy Eduard Albert Meier,中譯名:比利麥耶,比利邁爾。
Billy Meier在1937年2月3日出生於瑞士蘇黎世,是UFO史上的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從5歲開始便和來自Erra (Pleiades/Plejaren)昴(mǎo)宿星的外星人接觸外星人給他講述了關於外星文明的許多知識,並帶他到外星球 旅行,30多年前這位豁達的斷臂農夫,與昴宿星高層( Semjase等人)接觸,拍下了千餘張(飛碟, 地外星球, NASA太空船運作)照片及錄影,並寫下數百萬字論述,涵蓋天文考古科學各層面,而人們卻只當他是瘋子。多年來他一直是軍方監視、恐怖份子暗殺的對象(因他揭 發了太多不是普通地球人會知道的事),如今當別人的理論一一被修改,他的論述證據卻逐一被證實。
【接觸聯繫】
Billy Meier在1942年5歲時與一位來自Erra(Pleiades/Plejaren)名叫Sfath 的外星人老人聯繫持續到1953年,從1953年至64年Billy Meier繼續同來自DAL宇宙(我們鄰近的宇宙)名叫Asket的女外星人接觸聯繫,在 Asket的的指導下,11年的時間裡邁爾去到歐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旅行,在旅行中提升能力和精神探索,在1965年8月3日,邁爾在土耳其伊斯肯德倫的一次車禍中失去了他的 右臂,自1975年1月28日與Sfath的孫女名叫Semjase 的女外星人接觸,在幾次接觸中邁爾被允許拍攝她的beamship 的飛行,而他與外星人實際的接觸交談則被逐字的記錄,內容包括:創造和創作,宇宙起源,地球的歷史,科學,天文學,靈性,轉世,基因工程,地面宗教,人類的進化過程,精神教義,行星際空間飛 行,銀河聯邦,外星人的起源和探視地球,心靈感應,地球人口過剩,環境破壞,男女關係,政府和軍事隱瞞。
昴宿星介紹
昴宿星是距離地球大約500光年的星團 該星團位于金牛星座
昴宿星團有一個太陽系叫做Tayget(昴宿二)
Tayget有十個行星 其中四個住有人類
昴宿星人包括Semjase, Ptaah及Quetzal
上面3個種族住在4個住有人類的星球之中,其中有一個叫Erra(伊柔)的行星
Erra的人口約為5億人 且由于生育控制的緣故 人口從未超過此數
這個數目導自于一個創造法律: 每一平方公裏的肥沃土壤最多只能有12個人
本法律亦適用于地球: 地球的人口不應該超過5億2千9百萬人
然而我們目前有超過10倍于此數的人口于地球
昴宿星人經常說地球的過多人口引起了許多我們目前的問題
Erra幾乎有和地球相當的土地面積
只有5億人口表示所有的生命型態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
大部分的Erra人住在郊區的單親家庭 房子形狀呈圓形或半圓形 且至少有68英尺
建築材料是由土壤提制而成的金屬合金或合成材料 有點類似矽氧樹脂
每個房子都建在它自己的建地上 且可以很舒適地容納5個人
由于生育控制 每對夫婦最多只能有3個小孩
在房子外面的花園裏 所有的家庭種植他們自己的水果 蔬菜和花卉
每個房子獨自供應水和能源 各個家庭努力于自給自足
工廠和工業設施坐落于不具吸引力或不適居住的區域 沒有所謂煙囪
保護自然和環境在Erra行星上乃極度優先
昴宿星人根據創造法律進食 水果蔬菜和肉類包含在均衡營養的飲食中
其中以水果蔬菜為要 然而昴宿星人反對完全的素食主義,因為會有負面的副作用
取得肉源的方法並不是靠殺生 利用高度發展的科技能力昴宿星人有能力,經由人工的方式"生長肉類" 也就是利用細胞培養皿,肉是一塊一塊地單獨長出來
昴宿星人也喜歡養寵物 但是那些寵物被對待的方式和地球上的寵物不同
Erra行星上的寵物不准和人類住在同一棟建築物中 怕動物傳染疾病給人類
Erra行星上的男女約會過程也和地球上一般的形式不同,而且對地球人來說會很覺得他們很奇怪
先說結婚好了 不到70歲不能結婚 70歲對Pleiadeans算是很年青的
因為昴宿星人平均有1000年的生命期 而且 昴宿星人保持獨身到70歲
主要是為了能完全專心致力于其心靈發展
真正的約會過程持續3年 在頭兩年中 這對有希望結婚的男女只能一星期見面數小時
理由很簡單 這樣可以容許這對男女6天的時間好好地思考他們所經曆的每件事
問題 解答和討論可以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完全思考過
這段最初的兩年期間同時也消除了兩人一時衝動可能下的結婚決定,想想看我們地球有多少離丨婚案件 這一段"試驗期"的作法我們倒是可以學學,兩年過後 接下來的一年期間兩個人一整年完全不可見面,有些人甚至要求被送至另一個行星球以便能再次專心思考他們的關系,3年期間過後 這對男女接受"婚姻專家"的測驗 決定是否這對男女互相屬于對方,如果他們通過了測驗就可以結婚,離丨婚在昴宿星人之中是很罕見的 而且只有在特殊情況中才能被允許
在整個包含Erra及其它3個住人行星的Tayget太陽系之內只存在一種形式的政丨府:大約五萬年前,昴宿星人推翻了他們的執政者 並由心靈領導者取代之,這些心靈領導者以顧問及導師的身份替人們服務,Tayget星系的每個行星都有某種形式的管理體 但是其與地球上的任何政體完全不同,此外管理和心靈領導者們都附屬于"the High Council"
此"High Council" (又名中央政丨府)位于Andromeda(仙女座)銀河系的某行星,住在此行星的人類生命形式擁有巨量的知識和智慧,他們以能量或透明身體("transition" 或 "light-body" )的狀態存在,且是所有人類生命形式之中唯一能和純心靈生命形式溝通者
仙女座的生命存在體在中央政丨府擔任顧問的工作
雖然中央政丨府具有(擔任顧問的能力),每個行星的管理體仍可以接受或回絕政丨府的建議
中央政丨府的決定和建議完全根基于法令和創造法律等
經常昴宿星人被地球人當作是超人或是天使,這種錯誤的假設徹底地遠離事實,昴宿星人只是和我們類似的人類,只是他們在心靈和科技發展方面比我們先進罷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免于犯錯誤,只有等到一個生命形式轉化成純心靈體 ,該生命形式會不斷地犯錯且從那些錯誤中學習,這種情況也發生在昴宿星人身上 他們有時候也會失誤 犯法,並根據情節輕重受罰,必須強調的是犯錯並從中學習對所有人類的持續發展和進化是絕對需要的,因此可以了解的是 Erra行星上的監獄也和地球上的完全不同,人性化,沒有死刑,在多次的警告之後 且根據情節輕重 犯罪者根據性別分開地被送到不同的島嶼或行星,男女不能住在一起 他們完全單獨地靠自己的勞力生存下去,工作時不能依賴機械或工具,還有罪犯不被允許和其他生命型態有所接觸,這種處罰方式對社會沒有造成任何負擔,除了此種物質上的懲罰,也有心靈上的,心靈上的懲罰確保了犯人可以對社會贖罪的可能性,因為光是刑罰和死刑無法讓罪犯了解其過失
這其中的哲學是: 物質身體雖然在死刑後不再有任何功能,但是其靈魂(spirit)並沒有從錯誤中學習到任何東西,該靈魂遲早會重新投胎並以新的身體犯同樣的罪,這樣並沒有達到社會改善的目標
昴宿星人有數種不同的溝通方式
由于高度的心靈進化 他們可以選擇使用基本心電感應術或精神心電感應術
基本心電感應術是種短程形式的心電感應術,然而 精神心電感應術可以應用于宇宙的每一處,通訊是立即的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精神的方式沒有意義
語言方面:
和我們地球人不同的是 在Erra行星上的昴宿星人只用一種叫做Sarat的語言溝通
但是他們也會說另一種不同的語言: Kosan 以便和其他星球的種族溝通,Kosan是種跨越各銀河系之間的宇宙語 被聯盟的各會員國使用
和目前普遍想法不同的是 地球上的語言並不是自行産生的,我們地球人來自外星的祖先影響並改變了地球上的語言,我們的外星人祖先也有他們自己的語言,Bro是地球上的最初語言 另外7種外星語言和Bro互相混合進而演化成目前地球的各語言
另一個謬誤的想法是昴宿星人在心靈上是如此地高度進化以致于不必再用到人工,事實上昴宿星人執行人工勞力來維持生計並用來平衡他們的心靈學習,在地球上,每人平均每日工作11個小時(世界平均),相對上來說 Erra上的居民每日只工作2小時,成人和青少年都需要無酬(金錢)且為了大衆福利而執行人力工作,每個人免費收到生活必需品 (社會主義而非共産主義)
昴宿星人可以有一個以上的工作 同時們可以在星球上任何角落工作,因為他們利用瞬間移動的科技,每個月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換工作和工作場所,這使得他們可以學習新的事物和創造性的經驗 還可以和新的人認識,想想看地球上的我們經年累月地在同一處做同樣的工作...
每日工作完畢後 剩下的時間就是自己的,可是他們並沒有浪費時間做些無意義的活動,他們持續地學習增進自己 即使到老也不退休 還互相幫忙種蔬菜水果,每個昴宿星人懂得25個以上的學科或行業是很正常的,所以Erra上沒有所謂的勞工短缺
盡管昴宿星人和我們有許多的不同點 但相似點也不少
對音樂的熱愛即為一例,昴宿星人也有音樂學校 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可以就讀
以後那些人將會為整個社會服務,Billy(比利)在一次到Erra的訪問中問到是否可帶回昴宿星人的音樂錄音,昴宿星人拒絕了他的要求並且解釋說那音樂是如此優美我們將會無法克制自己,因為我們渴求那優美音樂的狂熱將會淹沒我們
關于邪惡ET
外星人中,的確有比地球人更邪惡,更野蠻種族,這些人就是想消滅自身以外的文明人,並將弱智行星上的居民變成奴隸。事實上,我們造訪地球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警告你們地球人,確有邪惡外星人存在,必須小心提防。過去對地球人劫持、綁架、解剖的就是那種外星人。其中有未受傷害被送回地球的,但也有被帶到外星去作奴隸,當成試驗品或展覽 玩弄。對此千萬不可輕心! 邁爾問道:’對于邪惡ET,我們地球人應如何做呢?答:‘為了對抗那些外星人侵略的魔掌,地球人必須盡快地尋找出支配宇宙的普遍性法則,並實現一個滿足秩序、調和的社會及生活環境。’‘
水瓶座時代即將來臨
未來的地球將迎來一個水瓶座時代(新時代的開啓從2012年12月21日起),經過雙魚座的黑暗時代,水瓶座時代即將到來,地球和太陽系都處在緩慢變化之中,這種變化意味著物質文明的巅峰,漸漸變化成精神文明時代,當這種轉換完全成功之時,這個星球上的居民都將會獲得安全、甯靜、滿足和幸福的生活。但達到這一時代並非輕而易舉,中間要經過災難、大革命、地震、大水災、大事件的波動。當戰爭結束,和平自會來臨,幸福降臨人間,饑餓、落後、羁絆人類自由的宗教亦會消蹤匿迹。那時,全人類將相愛、和平、置身于宇宙法則之中。
昴宿星文明的起源:
昴宿星文明起源于好幾千年前,但是它並不是起源于這個比地球年輕許多的星系中,而是起源于天琴星座。當時戰爭不斷發生,以至星系瀕臨摧毀,許多居民便轉移到其他星系,如昴宿星、畢宿星及織女星的行星上。
相對論與時間
西傑斯說:‘飛行器在太空中高速飛行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到達四維空間,在那裏時間推移會相抵,你們地球人的相對論只不過是個理論問題,時間的推移能相抵的只有進入四維空間之時,總之,那是隨著質量膨脹(注:相對論認為物體的質量會隨著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的一種跳躍,急速的轉移。那時的速度非常之快,可使物質一時失去防護效用。由于物質能在幾分之一秒的短時間內變形、分解,所以通過四維空間完全不必花時間。所以星際飛行必須具備兩種推進動力設備,一是使速度加速至光速的裝置;二是進入超空間所需的超光速設備;飛行器以光速以下的速度航行時,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如果飛行器突破光障,而沒有立即進入四維空間,則將會使太空及乘員陷入危險之中。這個嚴重危險與你們地球人的相對論是符合的。超光速進入四維空間,除不充分的速度這一潛在危險外,還存在著太空船的質量有繼續膨脹的可能性,這將導致飛行器完全毀滅。所有形態的生命,雖具智慧的經驗,但都必須解決這些問題。如不解決好,就會有人‘消失在時空之中’,也就是說,有的太空旅行者會在‘過去’出現,並在別的行星上登陸,而大多數都無法回到自己的故鄉行星來。’
問答:
邁爾問:‘那麽,你們為什麽不大家一起出現在我們地球人面前?而且,為什麽不同地球上的政丨府接觸呢?’
答:‘
一、經常出現只會使地球人把我們當成神明,就像很久以前那樣。這是我們不想的;二、很遺憾,你們行星上幾乎所有的政丨府都被少數人所占用。政丨府裏也存在著追求權力及私利的人,在和平和友善的面具下,他們唯一想的就是立即掠獲我們的飛船,獲得我們的科學技術,從而支配全地球,但他們並不會因此而滿足,這些不知節制的人想要掌握整個宇宙。他們連自己國家的和平都無法維持,就別談全球和平了。既然我們已經發展到這種階段,我們飛船所代表的科技水平為什麽非給他們不可!短時期內,我們僅同少數人接觸的方法是聰明的。我們用這種方法告訴人們,我們是存在的,我們的祖先同我們一樣感到對地球人有義務。’
給你們一個進一步的忠告,地球上的人類在解決某些科學奧秘之前,一定要先發展他們的心靈,這是文明進步的一環。即使如此,危險還是存在的,因為野蠻的地球人會運用他們的技術來滿足他們的邪念與權力欲望的追求。人類必須謹記在心的是當他們獲得所需的技術時,一定不可以抱著永遠都要做勝利者的希望飛向其他的星球(比如說征服外星),因為其他宇宙的居民在被異族攻擊時,並不是毫無反抗的。對地球上的人類而言,這將導致致命的摧毀和完全的奴役,使地球人回到遠古時代。當地球人想把他們對權力的欲望和貪婪帶入宇宙中時,他們必須考慮到自己有可能被完全摧毀。所有的地球人都必須知道這個事實,因為你們的心靈發展仍然非常貧乏。在你們自己的太陽系中曾經有第二種人類(以前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馬代克行星嗎?),不幸的是他們的星球在一次大爆炸中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東西,只留下許多碎塊,變成了環繞著你們太陽的小行星帶’
地外文明在哪兒?
5光年外就有 - From Billy Meier and his ET friends
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地外文明, 究竟最近我們的地外文明在哪兒? Billy Meier 的資料有相關的"啓示":
下一個有居民的星系離地球大約五光年.
那個星系有多個住著人類的星球, 那些人類與你們分別不大.
他們在科技和靈性層面上都比你們地球人先進數年.
他們已經掌握原始的太空穿梭技術, 而且會來訪地球.
由於他們的宇航能力有限, 他們要借助輔助站於他們的星球與地球之間, 他們建造了一個太空站, 就在那遠處 ... (指向螢幕)
他們須要這種中途站, 因為他們的太空船仍未能作長途宇航.
而且, 他們在宇航時還要承受嚴重的身體創傷, 作長途宇航就要使用麻丨醉藥.
除了那些星球的其他族群, Akar t這一族經常來地球.
這是因為他們的星球雖然不比地球大, 但要面對人口過盛的問題, 故需要大量的食物.
因此, 該星球 - Akart - 的居民經常到地球收集蔬菜、水果、穀物等植物以養育他們的 230億 人口.
他們最感滿足的是將收集回來的蔬菜、水果、穀物等植物的種子及一些牲畜放在 Akart 生長.
他們亦會經常及定期到其他人口較少 / 較少動物生存的星球採集更有用的營業物.
這族群有和平的特性, 曾經在過去幾個世紀受過不少苦.
他們現行的制度, 用你們的術語稱, 是獨裁專制, 在他們的制度下人民生活相對較好.
他們最嚴峻的考驗是人口過盛問題, 雖然問題可以靠移民外星來緩解, 但他們還未能做到足夠龐大的太空運輸.
Meier: 這(人口)真是太多了, 那麼這星系的其他生物也會來地球嗎? 而他們又為何不協助這人口過盛的星球(Akart)呢?
Ptaah: 其他星球的人也會到那星球(Akart)和地球, 但這是偶爾的事.他們不提供協助的原因是他們還未發展到或改善到足夠好的程度以提供更多在科技及靈性上的幫助.
他們仍受物質生活和世俗事情所捆綁, 並不被允許與更強大的勢力接觸.
資料來源: 第35次聯繫報告(1975年9月16日19:14) - 節錄
Crop Circles - from Billy Meier and his ET friends
麥田圈 (Crop Circles) 累積個案至今已多不勝數, 雖然部分個案已被證實是(地球)人為, 但那些高複雜度、看似隱藏著什麼訊息的麥田圈, 總讓人聯想到跟外星文明有關. 那麼 Billy Meier Case 裏又是否有相關的"見解"呢?
早在第235次聯繫(1990年2月3日)當中, 曾經提及過麥田圈是(地球)人為的, 而 Billy 更曾經跟外星導師 Quetzal 在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美國、瑞士及英國等地一起目睹(地球)人們如何制作麥田圈, 其中一次制作(1983年近 Cheesefoot Head, Hampshire, England)更是動員了大半個村的村民.
但後來, 在第256次聯繫(1996年5月13日)當中, 外星導師 Ptaah 則指在衆多麥田圈個案中, 有些(可能)跟其他(Plejaren Federation 之外的)外星族群有關. 他說那些"特別個案"所顯示的是加密圖畫文字, 含意涉及"未來將會發生於太陽系(SOL system)的事情, 或地外來客(祖先於遠古時曾到訪地球)的證據".
而在第267次聯繫(1998年8月24日)當中, Ptaah 更補充說那些地外來客有的並非來自他(Plejaren)所屬的那維時空(space-time dimension), 有的更是未來訪客.
最奇怪的是, 在第328次聯繫(2002年7月20日)當中, Ptaah 表示他們(Plejaren)本來懷疑某些麥田圈與地外文明有關, 但經考證後發現是跟某種"宇宙影響力"所致. 那些利用電腦或人手繪制麥田圈圖案的人就是受到這種"宇宙影響力"的影響改變了他們的創作意念, 令他們造出驚人的圖案(最終當然由人手實現出來成為麥田圈).
至於那些在麥田圈上空被目擊的UFO.......... 據 Billy 所知, 他們都沒有參與制作麥田圈... 但有部分的確是來自未來的地球人(coming from our terrestrial future)!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